宋溪亭长叹一声,身子微微往后仰去,即使已经做了准备,但是这般打击还是叫他不能承受,“是我们的错。”
宋砚擦了擦眼角,沉声道:“先不说这些了,如今重要的是桑榆和桑蓁,她们既然是芙娘的孩子,那么就是我宋家的子嗣!”
宋溪亭坐直了身子,点头附和道:“不错,我听说她们姐妹日子过的艰难,还需要买酒为生,既然如此,不若接回府中照料?”
他们宋家乃是世家大族,没道理他们家的后代需要做这些营生讨生活,芙娘已经没了,那么他们做长辈的就是这两个孩子的家人。
宋砚立刻表示认同,“不错!”
宋家小辈无论男女都一视同仁,在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学习诗书礼仪,君子六艺,桑榆和桑蓁乃是芙娘的孩子,还是接回府中教养才是。
崔叙闻言,毫不犹豫地反驳道:“不妥!”
宋砚和宋溪亭转头看他,宋砚蹙眉反问:“有何不妥?”
难不成还有人会说闲话不成?
崔叙想到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度,立刻解释,“老师,师兄,实不相瞒,桑小娘子初来长安的时候,就是儿带她入的大理寺,时至今日,儿亦对她有些许了解,儿觉得桑小娘子短时间不会接受你们。”
宋溪亭清隽的脸上满是不解,“此话怎讲?”
他得了消息就从江南匆匆赶回来,只知道长安出现了两个形似宋芙的孩子,家中管事亲口验证,他们与宋芙小时候一模一样。
这些日子,经过崔叙和宋砚的多次验证,几乎能肯定这两个孩子就是芙娘的孩子,天下没有这般巧合的事情,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,是芙娘子还惦记着他们。
只能说桑蓁太像宋芙了,继承了宋芙美貌的桑蓁,能轻而易举地等到宋家人的信任。
崔叙也有自己的想法,他虽然也觉得桑榆姐妹的身份可定,但是他并不能保证桑榆姐妹会愿意与宋家相认。
桑榆的身上有太多的秘密,她来到长安是带着谎言和目的的,若是崔叙猜测的没错,桑榆在极力地保护着这个秘密。
第二百五十一章:缓缓
以他对桑榆的了解,崔叙可以肯定,如果宋家突然出现在桑榆的面前,可能会将她们姐妹吓到,甚至连夜逃走。
在没有完全取得桑榆的信任之下,直接认亲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。
崔叙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,宋砚和宋溪亭都沉默了,他们并不知道桑榆身上还有旁的事。
崔叙耐心劝道:“儿听如英提过,桑蓁小的时候大病一场,是桑榆带着她四处求医,才救回来的,儿虽然不知道当年芙娘子到底为何而死,但是仅从桑榆姐妹谨小慎微地过活就可以看出,她们两个并不会轻信他人。”
不然以桑榆的本事,她也不会隐居在一个小小的村庄,在时隔多年后,不远千里来长安“寻亲”。
长安一定有她们想要的东西或者相见的人,相对的,她来到长安之后并不着急寻人,崔叙几乎可以肯定,桑榆来长安一定是为了某些不可不做之事。
宋砚又是一声叹息,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
他已经失去了芙娘,若是不能亲自照料芙娘的两个遗孤,那么百年之后,他要如何面见九泉之下的老妻?
宋溪亭扭头看向崔叙,问道:“既然你已经有了猜测,那么应该也有了应对之法?”
他虽然是在提问,但是语气却十分肯定,崔叙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,宋砚对崔叙的教导还没有他多,对这个既是好友也是弟子的少年人,宋溪亭可谓了解颇深。
崔叙嘴角勾起,微微点头,“不错!学生以为此事不能急躁,宜缓缓图之。”
宋砚有些恼火,“前段时日你就说过莫要着急,叫我千万等着,如今亭舟已经回来了,怎么还要等?”
宋砚知道桑榆姐妹的当日就想去寻她们,奈何崔叙回来的急,生生地将他劝住了,好说歹说要等到宋溪亭回来,如今宋溪亭是回来了,竟然还要等?
这叫盼了半辈子的老人家如何接受。
他十分坚持道:“此事莫要再劝,不管她们姐妹来长安所谓何事,以我宋家的本事,我相信都能替她们解决!”
宋砚是见过桑榆姐妹的,虽然对桑蓁只是缈缈一眼,但是对桑榆却很欣赏,这些日子宋家管事也多方打听,回来同他说了不少桑榆的事迹,他知道这个孩子聪慧过人,以一己之力在大理寺闯出名堂。
宋砚不是古板刻薄之人,女子有才华也是好事,只要有真本事,女仵作也使得!
宋溪亭也是这个意思,他回来不仅仅是想见见桑榆姐妹,更重要的是他还想了解一下宋芙之事,最好是能知道到当年宋芙究竟流落何处,为何多年不回来寻找他们?
若宋芙真的死去,那么总要知道她葬在了何处?入的是哪家的坟地?
崔叙沉思了片刻,断然道:“既然老师和师叔心意已经,学生也不好再做阻拦,只是我还是想请老师和师叔稍等两日,待我寻到机会同桑小娘子先透个底再说。”
更何况他和桑榆如今公事缠身,现在也不是说话的时候。
这样的要求,宋溪亭答应了,崔叙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,乍然出现几个多年不见的亲人,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缓解的,若是能先探个底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